淮安市淮安区的淮阴市碑,市指的是
接着分享我的淮安之行。来淮安一游,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源自被今年央视中秋晚会会场所吸引,更是因为淮安是周总理的故里。
淮安,寓意淮水安澜,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也是久负盛名的运河之都、名人辈出的文脉之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图为翔宇大道上看现代有轨电车风驰电掣。
我的坐标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距离淮安近2千公里,淮安的涟水机场让距离不再遥远,几个小时候,我就站在古镇河下的南门牌坊处。古镇河下是典型的因运而兴,因运而衰的千年古镇,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
说说几天的行程,话说从淮安区驸马巷的周总故居参观出来,步行几百米就是上坂街,对面有一座淮阴市碑,十分醒目。多说一句,淮安区的这个区域旅游景点众多,周总理故居、周总理纪念馆、镇淮楼、漕运遗址公园、淮安府署等都在周边,可一起参观游玩。
这里是丁字路口的一处小转盘道,中间赫然矗立着淮阴市碑。在淮安市淮安区的老城区里,这块碑为什么写着“淮阴市”?一头雾水。淮阴市碑原为当年授封韩信为“淮阴侯”时所立,后原碑年久失修蚀损。到明代宣德年间由镇守淮安的王廷器曾重修,后到万历年间又由淮安知府刘大文重修并题。后因十年期间损毁,现碑系年复建。
当年的残碑高厘米,宽90厘米,厚17厘米。此碑原立于上板街北首西侧,碑南侧是居民潘干臣家北山,西侧是潘宅附属建筑东山,北临府市口,东临上板衔。
石碑正面阴刻有“淮阴市”三个大字,两边有碑联,上联书“王孙遗址”,下联为“国士流芳”。淮阴市碑十年时期被砸毁后,曾放于城北大队市河边作为水码头的垫脚石之用。至年北门大街拓宽时,有关部门找回残碑体三分之一,放于勺湖园碑林中保存,并于现在的府市口(原碑址30米处)复建。
其碑背面刻有“汉淮阴侯韩信故里”,两侧有警示联一副,上为“文官下轿”,下为“武官下马”。
“淮阴”即淮安古称,也是明清时期淮安的别称。“市”即市口。原来,这个“淮阴市”非不是指“淮阴市”行政名称,而是集贸、繁华的意思。我好像有一点明白了。
待续,我在伟人故里淮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w/1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