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美食系列人间至味在淮安
“楚淮运湖襟相连,夏商汉吴作汴京,盐帆飘展漕运盛,客贾往来出圣贤。”一首《颂淮安》描绘了淮安的历史地位和繁华盛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淮安水韵灵动,也给淮扬美食打上了淮安烙印。
6月11日,中央电视台十套《味道》栏目播出一档端午特别节目《香飘端阳》,节目中,众多淮安美食亮相在全国观众眼前。虎头鲨,淮安人习惯称之为“虎头呆子”,作家汪曾祺曾对虎头鲨的美味赞不绝口:“虎头鲨味固自佳,嫩比河豚鲜比虾。最是清汤煮活火,胡椒滴醋紫姜芽。酒足饭饱真口福,只在寻常百姓家。”虎头鲨早已成为淮安百姓餐桌上的美味。
与中央电视台记者晓飞搭档的小伙子叫杨钱龙,别看他拍摄中有点拘谨,其实他早是中国烹饪大师,现任翠和嘉华大酒店的行政总厨,一桌长鱼宴做得炉火纯青,要想品尝杨钱龙的长鱼宴,请到翠和嘉华大酒店。
“离离水上蒲,结水散为珠。"淮安是一座飘在水上的城市,淮安的美食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圆润饱满,嫩白如玉的蒲菜,妥妥的成为淮安美食的一张名片。在央视《味道》的视频中,淮安人网《大运河口述史》拍摄团队的王忱、徐登元、冯健参加了央视节目拍摄,他们为视频奉献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月湖美景。
画面里的采蒲人是狮王府饭店的老板李炳成,蒲菜炖斩肉是他的绝活。
推文荐读:菜中至尊,淮安这个菜最贵时要一万元一斤!八、九十年代,淮安区板闸、下关一带皮肚曾占据中国肉皮市场半壁江山,皮肚杂脍也一直占据着淮安人餐桌上的头菜位置,烩皮肚一上桌,好客的主人才会热情的招呼客人大块朵颐。
清代百科全书《清稗类钞》记载道:“同、光间,淮安多名庖,治鳝尤有名,胜于扬州之厨人,且能以全席之肴......谓之曰全鳝席。《清稗类钞》将淮安的全鳝席列为中国五大名宴,清时淮安河下的宴乐酒楼最负盛名,一席长鱼宴,他们可以做出道花式。
河下文楼作为与宴乐酒楼同时代的百年老店,它为淮扬菜奉献了文楼汤包、文楼涨蛋两道淮扬名菜。中国烹饪名师、”淮安十大名厨”陈飞如今是文楼的行政总厨。
淮扬菜选料严格、要求刀工精细,火候恰当、注重本味、清淡适口、每一道菜都是师傅们匠心的体现。
淮扬菜在陈飞手下如走龙蛇,制作淮扬菜就像是雕诗塑画,散发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陈飞制作的双龙戏珠,可谓淮扬菜的集大成。他用长鱼制作龙鳞,山药和虾茸做龙身,龙头、龙身、龙尾交给了鳜鱼,可谓构思之精巧,刀工之精细,火候之精准,拿捏之精确。
这是一个关于运河、关于家乡、关于团圆的故事,故事中有你、有我、有她,因为我们共有一个主题:人间至味在淮安。
来源:淮安人网编者约稿:映像淮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z/1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