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刻这才是医护的日常
来源:医学界
导读:医生,是一份背着道义的重担、冷暖自知的职业。我们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对上帝的期待,却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
11月18日,被誉为“医生圈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一刻·随手拍”年度作品与人物评选在北京举行。据了解,这项由中国医师协会与上海和黄药业联合设立的“医和道德建设专项基金”的活动,旨在征集反映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并温暖人心的作品,每年一期,由专家参与评选。
评选专家表示,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医患和谐关系,表达了医务人员的初心,它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并一致希望医务工作者未来多投递这类优秀作品,在医师队伍中引起共鸣,供大家学习、反思。每一帧“感动一刻”都有一种让人感到满心温暖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可敬可爱的医者。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医院齐遥
《医者仁心》
描述:医院的援藏医生程海主任得知病患寻求血源未果后立即给病人献血,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藏族同胞有困难,我们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冲在最前面,不仅带去了技术和帮助,还带去了社会责任和正能量!
医院郭钰萍
《微笑》
描述:护士的微笑消除了宝宝对白大褂的恐惧,停止哭泣,绽放笑容。
医院张勉
《义诊》
描述:为孤寡老人体检, 背景介绍:
今年的“感动一刻·随手拍”活动开启后,共收集到全国近千幅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评审委员会邀请到卫计委科教司综合处副处长余秋荣,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民,中国医师协会顾问蔡忠军,中国医师协会办公室、联络部主任石丽英,著名人文医学专家、北京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金声,首都医科大学伦理教研室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李义庭,医院急诊部主任朱华栋,医院门诊部主任欧文彬,医院医患关系办事处处长樊荣,《健康报》社主编阎丽新,《医师报》社主编张艳萍等共同出席并开展评审工作。
中国医师协会“医和道德建设专项基金”的成立旨在加强医师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建设,弘扬大医精神,诠释《中国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宣传医师优秀人物和事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zw/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