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胜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淮安板闸

榷字,古意为专营、专卖。由榷字引伸开来,榷关在古代便是指国家专设专营的关卡--税务大关。

在江苏省淮安市,明清时有一座全国最大的榷关。今天,如果你来到淮安市楚州区的板闸古镇,古镇边从古流到今的运河水就会为你讲述淮安榷关因大运河而生的故事,讲述它对封建王朝经济的重要,讲述它留给历史的丰厚的文化遗存。

水陆要冲设榷关

淮安古代的富庶是因为隋炀帝开挖了全长余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和元帝忽必烈开挖了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无论是南北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淮安总是地处这条运输大动脉中段。

淮安作为黄淮运交汇处的咽喉重镇,一直是军队驻防的重点城市。由东晋至明朝,历代统治者修筑了淮安三城。淮安三城一体,首尾呼应,有固若金汤之誉。这在全国都极少见,故淮安三城名扬四海。

淮安榷关,应时而生,生在要冲的咽喉之地--板闸镇。

淮关税银居半强

板闸,即明代平江伯陈瑄开挖运河时所建四闸之一。板闸镇,位于淮安市楚州区西北十二华里,面湖背海,左江右河,为南北舟车要道。

当年设在板闸的淮安榷关(又称淮关、户部钞关),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淮关监督署衙门,二是淮安大关(关卡),这两大部分组成了淮安榷关的主体。第三是因淮安榷关而形成的板闸古镇。

现在,由板闸街转上大运河大堤,仍能看见当年淮安大关的石码头。

大关衰落因腐败

严刑峻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措施无法根治封建王朝的腐败。全国最大的榷关淮安关最终还是因腐败而衰亡了。

淮安榷关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如海运分流了货运,铁路兴起比水运更快捷了,运河淤堵难行了等等,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代后期榷关自身腐败的严重。

榷关遗存沐春风

逝者如斯,昔日的淮安大关遗存已不多了。板闸古镇边里运河东岸还留有当年淮安大关的石驳岸、石码头遗址。在板闸古镇里,还有几百米长的石板街一直在供人们行走,有清代所建的道教的三元宫,计有大雄宝殿、香院等十余间共多平方米。

对板闸淮安榷关的历史遗存,淮安市委、市政府予以了积极的保护和维修。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生如故的淮安榷关,一个全面展示中国古代税务历史的淮安榷关,将矗立于板闸--这个在中国古代税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镇上。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我们,







































中国白癜风界十大新星
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yw/69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