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温度体验淮安让1157万名老
“我们闲暇时间不仅可以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起运动锻炼、理疗养生,不想做饭的时候还可以来中心的助餐点吃饭,有时候还在中心听听课,学习一些知识,生活很充实。”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联盟村旺梨园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72岁的联盟村村民胡翠华高兴地说。
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初,淮安市现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7万名,占全市户籍人口比例达20.82%。如何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制度保障,更有温度体验?
创新突破破解养老困局
日前,盱眙县完成首批4个小区共计平方米养老服务用房产权交付,成为淮安市首个实现养老配套用房产权交付的县区。
“近年来,淮安市不断推进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工作,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配建设施用房移交使用不及时、街道管理运营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力不足,束缚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淮安市民政局副局长周华表示,为此,淮安市以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由民政、住建、财政等6部门联合出台了《淮安市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管理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探路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改革,有效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空间不足难题。截至目前,淮安市民政局参与审核新建住宅区规划方案超个,规划养老服务用房惠及6万余户家庭,规划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房面积约1.4万平方米,社会力量运营率达80%。
“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给您开的药按时吃了吗?”日前,在淮阴区淮高镇三河村65岁的王正宽老人家中,三河村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边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一边为老人打扫卫生。属于低保中度失能的王正宽,子女在外地打工,老伴身体也不好,照顾他生活的重担一直压着家里人。直到有了民政部门买单的第三方服务,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我们每来一次,在老人家里服务2个多小时,生火做饭、更换灯泡、打扫卫生……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内容。”江苏禾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服务人员姜玉荣说,“这些服务由政府买单,老人们无任何支出,切实享受到了实惠。”
毋庸置疑,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突破是关键。据介绍,淮安市建立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出台《淮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着力加强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农村留守等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低保老人等七类对象,明确由乡镇(街道)、社区、亲属或志愿者与一名重点空巢独居老人自愿结对,并签订“四方关爱服务协议”。建设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乡镇级日间照料中心7个,为全市余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建立信息档案,实现动态管理。
多元供给做足融合养老
炖豆腐、红烧排骨、开洋蒲菜、青菜汤……在淮安市清江浦区长西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引河社区食福乐助餐点,83岁的徐文礼吃得有滋有味。“平时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在外面吃又不放心,现在有了助餐点,三菜一汤搭配合理,价格还公道,真心感谢政府关爱我们这些老年人。”徐文礼说。徐文礼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一直不放心父亲独自在家生活。位于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让他吃下了“定心丸”。“看到我爸在这里有说有笑地吃饭、打牌、聊天,我很放心。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有时候我爸没去吃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马就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yw/1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