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观察以资金要素为先导纵深推进脱贫

  淮安是江苏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主战场之一。根据党中央要求和江苏省委部署,市委坚决贯彻精准扶贫战略,扎实推进扶贫工作,要求相关单位把握精准扶贫这个核心,扭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突出阳光扶贫这个关键,拿出“一天也不耽搁、一刻也不松懈”的饱满干劲,上下同心同德打好这场硬仗,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年末,全市累计实现6.18万户、21万低收入人口脱贫,91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然而,全市还有21.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要在年、年两年内脱贫,任务仍十分艰巨,正处于“攻坚拔寨”关键时期。

  淮安农商银行是年12月由郊区和淮阴、楚州三家信用联社重组改制而成,现有支行90多家,半数设在农村乡镇。淮安农商银行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安排中,把服务“三农”和扶贫开发列入重点,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列为打好的攻坚战之一以后,提高了政治站位,站在履行国家责任、社会责任、银行责任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了扶贫工作。但是目前,淮安农商银行在“精准”上还显不足,在贷款投放上仍偏重发放扶贫贷款,力度、广度、深度没有达到精准要求。

战略定位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淮安农商银行投身精准脱贫攻坚战,要联系银行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和确立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及主攻方向,明确充当什么角色,肩负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完成什么使命。银行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中枢,淮安农商银行必须将之作为精准扶贫战略定位与举措选择的核心和基础,以“三个充分发挥”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一要充分发挥资金融通功能。运用信贷杠杆撬动、提升资金溢出效应,解决扶贫资金需求,扩大脱贫解困路径,这是淮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的目标指向。资金是生产的基本要素,纵观历史和现实,致贫、扶贫、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资金。有钱好办事、能办事、办成事,反之,各事难成。银行经营货币,对资金的集聚、配置和使用,有功能、有实力,有办法、有经验,在脱贫攻坚战中能够充当重要角色。要围绕资金实施精准扶贫,通过贷款的投放,以及强化信贷资金与各路扶贫资金的统筹安排和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综合效益和效率,对扶贫解困产生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推进。

  二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主阵地在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是“三农”,这与淮安农商银行业务经营的主阵地和重点服务对象是一致的。要把服务“三农”作为精准扶贫的抓手,通过扶农、惠农、富农,求得最佳的扶贫效果。这些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的概念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服务“三农”内涵、创新服务“三农”做法提出了新要求。在支持“三农”过程中,坚持多举措、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多用途地助推扶贫开发,既要为精准脱贫创造更多机会,又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还要为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充分发挥全行高质量发展效能。拓展经营规模,增强经营实力,提高经营水平,确保经营安全,实现全行高质量发展目标,这是淮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的牢靠源泉。精准扶贫要依靠全行高质量的发展,只有全行实力雄厚,方有精准扶贫成果。要正确处理全行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关系,把精准扶贫融入全行发展之中,列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要以全行的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各项举措的贯彻实施,用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拉动全行的发展,保证精准扶贫工作与全行发展步伐密切相连、相向而行。

帮扶举措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立足自身职能,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推动精准扶贫有序开展,达到既定目标。按照在精准扶贫中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淮安农商银行需实施“三个坚持”举措。

  (一)坚持把解决资金需求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调整信贷结构,增加贷款投放,发挥信贷杠杆撬动作用,变“输血”为“造血”,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一是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有的放矢进行帮扶。总行相关部门和各支行机构,要根据省定标准,收集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口和省、市定经济薄弱村的资料,作为银行精准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要组织员工深入到村到户到人,调查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目前解困情况、仍存实际困难,据此制定帮扶脱贫的规划,积极组织实施。

  二是对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实施贷款倾斜和优惠政策,相应增加贷款投放。对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要把信贷支持和产业扶贫联结在一起。凡集体和个人开发的产业项目以及创办的小微企业,要优先安排贷款,解决资金短缺。根据贫困地区和农户产业发展的特点,创新和运用新的信贷模式,积极推广总行为涉农龙头企业提供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使扶贫对象在企业生产链延伸中获益。要推动优质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回乡创业经济能人等市场经营主体,与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联结,扩大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实现脱贫解困。

  三是实施资金扶贫,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和效率。总行和基层支行,要主动和地方扶贫办事机构以及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联系,将扶贫贷款与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扶贫资金、社会救助资金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配套使用,放大资金能量和效益,增加“造血”功能,使解困措施落到实处,尽早见到成效。

  (二)坚持贯彻落实“阳光扶贫”部署要求,依托“阳光扶贫”系统,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对全行精准扶贫情况,实行全过程全覆盖透明监管,推动各项扶贫举措落地到位。“阳光扶贫”是淮安扶贫工作的品牌,也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淮安农商银行要构建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与“阳光扶贫”系统对接,做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上下联动、透明监管。

  一是扶贫对象和帮扶力量信息。凡是纳入淮安农商银行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其相关信息依照“阳光扶贫”系统采集的数据,并按变更情况实时更新。

  二是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管理信息。扶贫贷款要依照可查询、可跟踪、可预警、可评估、可防险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按照贷款的运作流程,从贷款的计划安排、发放使用、实际效益、到期收回等方面,统一设计数据。财政扶贫资金、社会救助资金和其他来源的扶贫资金等安排使用情况,通过与“阳光扶贫”系统联接采集。

  三是扶贫过程履职监督信息。要运用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对扶贫措施落实、帮扶责任担当、存在问题解决、脱贫效果考评等情况,通过数据设计,实时掌控,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纠正力度,保证各项扶贫举措落地生效。

  (三)坚持树立新的战略思维,以服务“三农”为指引,把精准扶贫和支持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开创扶农、惠农、富农工作新局面,为乡村振兴多作贡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淮安农商银行成立以来,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首位,不断根据“三农”出现的变化,调整支持“三农”的思路和策略。面对新时代对农村工作新的要求,淮安农商银行必须坚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手抓,把支持乡村振兴的措施融入精准扶贫,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支持农民、倾斜农村,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要紧跟全市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加快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选准扶持对象和项目,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积极给予支持。(江苏淮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课题调研小组)

责编:王玺,责审:王汉,美编:王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yw/105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