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苏各城市工业实力大PK苏州不敌

广东、江苏作为国内经济的两大巨无霸,在多个领域展开着竞争。相对而言在工业实力上是江苏省最为接近广东,不仅在规模上正在逐渐缩小对广东的差距,而且运行稳定性也要更高,更为关键的是从两省工业发展的前景看,可能也是江苏会更好!

规模、走势都能从数据上体现,何以判断出江苏省工业前景更好呢?这就要说到它们省部工业布局和发展了,通过比较能发现江苏省明显更具后发力。不信就来一起看下各城市的工业实力状况。

从目前省级规模看,广东省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截止年其规上工业营收有近18万亿,要比江苏省还高出1.8万亿以上。但从运行看江苏更为稳健些,以7.7%的增幅还是更快于广东的5.9%,如它能持续保持这样的更快走势,几年后两省工业如何格局还真不好说了。

这一年两省都受到疫情冲击的,江苏能运行更稳定来自其后劲更强,而广东省却有着明显上升瓶颈,这从两省各城市的营收规模分布及增长趋势上清晰可见。

如论两省工业头部城市,无疑是广东省更强,除了深圳高达4.5万亿营收以上外,还有佛山、东莞与广州三个2万多亿的城市;江苏省的苏州能与深圳相当,但2万亿级的仅有无锡一席,还排在广东那3个之后。且在这一年因疫情重创而苏州只有3.8%的增幅而导致其营收被高增10.9%的深圳所超。

但要是看中坚力量城市情况就会发现广东省就完全趋于弱势了,万亿以上营收规模的仅有惠州一席,而江苏省却有常州、南京与南通三城;6千亿以上规模的城市江苏省也有5个,而广东省只有珠海与中山。

再看两省工业规模上靠后城市,那更是鲜明的差距了。江苏省年规上工业营收最低的是淮安市,但它近亿的营收已要比10个以上的广东城市更高了,在广东省无比强大的背后竟然还有那么多工业孱弱的城市,梅州、云浮两市至今营收规模还未突破千亿,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这也是广东省发展的困局之一吧,从其省内工业营收分布状况就能清晰可见,四大巨头占据了全省营收的绝大部分,而省内大多数城市的工业实力都很平淡甚至过低。

这还不是最揪心的,只要后发者能快速成长也是能慢慢赶上来的,而广东省各城市年的营收增速暴露了更多问题,那就是工业小城市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尤其是非珠地区全年营收出现了多个城市下跌,揭阳与汕尾的跌幅还高达10%以上。

反观江苏省是完全不同之态势,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因疫情受阻之时,江北地区的营收增长给力而拉动了全省稳定上行。盐城、宿迁两市增幅都高达20%多,扬州、徐州、南通、连云港等市也都有10%几的涨幅。

这就是两大省内部的工业格局状况,广东省不仅强弱分化过于显著,而且还呈现强者越强而弱者越弱之趋势;江苏省虽然也有强弱之分,但悬殊度远不及广东省内那么夸张,更关键的是其省内工业实力相对偏弱的江北城市在近些年正在加速崛起,已连续几年的工业增速要快于苏南地区了。

江北地区的工业振兴不仅为省内南北进一步平衡,而且也为全省工业能更稳健上行做出了贡献,这也就是一开始小编所说的感觉江苏工业的前景更好之来源,大家是否认同呢?

两省各城市的规上工业营收排名及增长情况,来看下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z/15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