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举办纪念丁士美状元诞辰五百周年学术
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七)是明代状元丁士美诞辰五百周年纪念日。4月17日,江苏省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委会、淮安市淮阴区委宣传部、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了“纪念丁士美状元诞辰五百周年文化研讨会”。来自北京、浙江、福建、上海、海南、广东、安徽、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淮安市相关领导和文史爱好者共九十多人参加了活动。
淮安市副市长王红红对专家学者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希望专家学者能够深入挖掘、深度提炼丁士美状元文化,使丁士美状元成为淮安市富有特色的文化标志。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长坡、淮安市淮阴区委书记董国喜、丁士美状元嫡传后人丁祖宏先后致辞。
随后,四位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
著名科举学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委会主席团主席、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状元”的得来不易和崇高地位,指出“状元是人中之龙,至高无上”。而丁士美状元作为平民出身的三朝重臣,是研究明代科举和状元文化的典型样本。丁士美状元学术研讨会是全国第二个状元研讨会,对于深入研究状元文化和科举学具有特殊积极意义。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委会主席团主席、福建师范大学郭培贵教授从七个方面,论述了丁士美状元的研究价值。他认为丁士美是古代文化精英的代表,是儒家文化造就和倡导的文臣楷模,是状元中的突出人物。
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元认为:丁士美是传统文化中的状元文化坐落在淮安的一个根基;是彰显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标识;是一位立德、立功、立言兼备,有故事、有生命温度记忆的历史人物;是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一个经典。举办纪念丁士美诞辰五百周年学术研讨会,是对丁士美状元深情的缅怀和表达,是对状元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是提高人们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自觉的一种庄严仪式。
著名明史专家马渭源以大量的史料,论述了丁士美状元六大历史价值与功绩:再创苏北科举之佳话,参与重录《永乐大典》,为大明选拔优秀的文武人才,为大明培养文臣人才,担任隆庆、万历两代帝师,以独特的行为与人格精神影响大明君主与臣民。丁士美践行了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影响着时人与历史,为世人所敬仰。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四十多篇。其中,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委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教授提交了论文《廷试策问与时政的关联——以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等答卷为例》,著名历史学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委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大学张希清教授提交了论文《漫谈丁士美与科举制度》。
会上,许友根、白金杰、孙伟良、王志强、王超杰、丁祖宏、丁惠增、罗志、张一民等学者就丁士美生平事迹、廉洁从政、人格品德、著作特色、历史影响、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仲波对研讨会做了总结。
参加研讨会的主要专家学者,还赴淮安市淮安区考察了散落的丁士美状元墓石刻。他们对这些石刻的规格高度、精美程度都啧啧称赞,对尚未得到充分保护利用感到遗憾。
与会专家们在高度肯定淮安市重视丁士美状元研究宣传的同时,一致建议淮安市建立丁士美状元文化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为当代社会发展发挥现实作用。
丁士美,字邦彦,号后溪。年农历三月初七出生在明朝淮安府清河县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状元,三朝大臣(嘉靖、隆庆、万历),两代帝师。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官,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日讲官,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东宫侍班官,兼教习庶吉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曾任会试同考官、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武举会试主考官、会试知贡举官、殿试读卷官等。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恪”,赐祭葬。他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重录主要分校官,是《明穆宗实录》编纂副总裁,是《经筵四书直解》等经筵著作的主要作者之一。在为学、为官、为人等方面都堪称楷模。
这次研讨会,是清末至今第一次官方纪念丁士美状元的活动,是丁士美状元优秀品德、精神得以落地重生、传承发扬的标志;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思想,打造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建设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传扬励志尚学的教育风气,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积极重要的意义!
主编:季祥猛
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z/1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