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韵运河之都淮安
淮安.淮安
淮安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苏北的重要中心城市。
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明清两朝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那时是淮安最鼎盛的时期,所以有“运河之都”之誉,淮安曾经有过的繁华是我们现代淮安人所不能想象的,简而言之,如果按现代城市等级分类的话,淮安一定是仅次于“北上广”的二线城市!
淮安与扬州是淮扬菜的发源地,而且淮菜一定是在扬菜的前面,这一点,伟大的总理可以证明;我与很多人一样,喜欢“舌尖上的中国”,但是它对于淮扬菜的篇章讲述,我却不敢苛同,为什么崇扬抑淮,将博大精深的淮菜如此边缘淡化,也许只有这部大片的导演与编辑才明白的!
淮安人杰地灵,单说一个河下古镇就曾经出过状元、榜眼、探花数十人,人称“河下三鼎甲”,而最大名气的当属吴承恩了。那些是文人,而影响历史的政治家更非一般,古有淮阴侯韩信,现有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更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
我母亲是清江城里大户人家的女子,解放前清江城内没有女校,外公从小将母亲送在慈云寺内读了7年的私塾,所以母亲是个淮安通,我们是听着母亲讲着淮安的故事长大的,母亲早已驾鹤西去,现在写到淮安,就会思念母亲……
体验淮安
无敌哥认为-淮安旅游,由两个主线展开就可以了:
1、以周恩来总理的遗迹为主线的“伟人的足迹”主题;
2、以运河文化为主线的“古城遗韵”主题目。
所以我带着三个小伙伴,给大家当一回导游!
第一天
1:周恩来祖茔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更认为“风水地理”是可以主掌人的命运的。
遥远的我们无法追述,现在的我们不宜论政,周恩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外景仰的淮安人最大的骄傲,他才是繁华淮安落寞后升起的太阳,传奇淮安的传奇!
既然追随着伟人的足迹,那么淮安之旅我们就从周恩来祖茔开始!
中国人一直相信,祖茔会决定子孙的命运。
周家祖茔在梦话大道与永怀路十字路口向东约1公里在“翔宇海棠”楼盘院墙外面,永怀路南侧,那儿安葬着周恩来祖父与生母等13位亲人,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准龙脉了。
不要说淮安市区人,就是淮安区人也很少有人知道离周恩来纪念馆东侧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地方,这儿算不上一个景点,但却比那些人造的景点更深透人心,因为现实的存在与灵魂的冥念会在此会合,当年总理的智慧让先人“慎终”,而今总理的功绩让人“追远”!
2: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淮安区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距周恩来故居1公里,年1月16日落成,邓小平题写馆名。
纪念馆整个建筑朴实典雅、庄严肃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特色。
年又仿建了周恩来在中南海工作、生活的西花厅四合院。
3: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故居位于淮安城中的驸马巷内。
故居是共有从清朝咸丰至光绪年间的木结构平房32间,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苏北民居的建筑风格。
年周恩就诞生在此,随后在这度过了12个春秋。
可惜的是,他老人家虽然功高盖世,誉满全球,但却没有还中国人衣锦还乡的愿,“少小离家,老大不回”,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所以淮安人想起他,自豪的同时,也有酸楚!
4: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位坐落在东门大街38号,大部分建筑都是历史遗存,是现今国内保存最好的衙门之一。
它是淮安历史地位的象征和见证,其规模宏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三年,淮安知府姚斌将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进行修建改造成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淮安府署曾审理过李毓昌(《天下粮仓》)案等著名案件,文化内涵丰富。关汉也卿以淮安府署为题材,编写成了名剧《窦娥冤》。
5: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
故居为古朴典雅的青砖院落,内幽深,亭榭,数进院落。这是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还行。吴承恩虽然有才,但他不是考试型人才,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曾出任长兴县丞,后辞职成为专业写手,成就千古名篇《西游记》。
6: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开凿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在淮安城北河下(当时称末口)与淮河相接,以利于向北方运送军队和粮草。
公元年,隋炀帝又开凿了大运河(当时称山阳渎),沟通江淮的水路交通。
周世宗(-)伐南唐以后,即于此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改为坝。宋隆兴中(-),魏胜与金人打仗,即由此调兵运粮。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抗。
明、清两代淮安进入最鼎盛的时期,河下也同时达到鼎盛。
河下有专门的《河下志》,其载:河下当年有条街巷,44座桥梁、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明清两代,河下出过55名进士,有状元一名、榜眼两名、探花一名,三鼎甲齐全。出举人多人,博学鸿儒司5人。
以上这些数字,看了是不是有很牛逼的感觉!
现在的河下是经过改造,整个街区仍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因为开发的不是很成功,旅游性不足!
文楼
在河下一定要去文楼的,去文楼与其说是去品美食,不如说去探寻淮扬的文化。
文楼来历传说的是一个经典的桥段,相传:乾隆皇当年下江南时途经河下,微服私访走进文楼,观前明夏探花手书抱柱佳联“文友文心文趣宜茶宜酒宜诗”,品味之余,更见楼上宾客正以赌对为乐,便参与其中,不想一村姑信口出一上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南朝北吃东西”,君臣思之良久无言以对,遂赐小楼为“文楼”!
这虽然是一传说,但足以证明文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渊缘。
文楼最著名的美食是蟹黄汤包。
在淮安一般的蟹黄汤包卖15块钱一个,而文楼的汤包卖40块钱一个,因为文楼的汤包出自嫡派传人亲手制做,正所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文楼人说:不到河下不算到淮安,不到文楼不算到过河下。
真的吗?吃了就知道!
淮安区的行程在河下就结束了,夕阳西下,蓝天、白云、晚霞满天。
从洒下古镇驱车沿翔宇大道10分钟就可以回到市区,到会展中心左拐进入越秀路,过越秀桥,下车开始步行进入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
7:里运河风光带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市区的部分河段,从市中心一直蜿蜒到淮安区。
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目前是指从越秀桥附近到中洲岛的部分,沿途既有古代老宅,又有新兴的城市高楼,还有一些寺庙、展馆,沿河可以散步缓行,也可坐游船行于运河之上。
徘徊于此,兴许你会更加了解这个在历史上曾因漕运而达到辉煌的城市。
位于河心的中洲岛有路与陆地相连,岛上有著名的浦江浦楼等几个建筑,现在都被用作于运河博物馆等场馆。
河南岸名胜林立,慈云禅寺最为著名,而且无敌哥对它也有特别的情怀。
因为我的母亲虽然是老家是山东人,却自小生长在老清江城中。
解放前清江城内没有女子学校,外公就将我母亲送在慈云禅寺之中跟老和尚读书,一待就是七年,可以说我母亲的童年与少年都是在此渡过的,所以她老人家虽然是共产党员,但内心中却一生信佛,一生行善。
慈云禅寺原名慈云庵,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年)。
清康熙十四年(年)“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的玉琳通琇禅师,屏侍独行,担簦行脚至清江浦,因触热而入慈云庵挂单。数日后,至7月,自知终期,于初十日索浴趺坐,说偈而逝。圆寂后,寺人自其遗物方知为国师,急报官府转奏朝廷。清圣祖康熙皇帝颁诏并派大臣主持荼毗、厚葬,并拨款重修慈云庵。
雍正十一年(年),雍正皇帝访得玉琳国师后裔天晓实彻禅师于扬州高旻寺,诏入京召对,十三年(年),“复以清江浦慈云庵为大觉国师圆寂之所”,下诏改庵为寺,命天晓实彻住持。并拨淮关银照大丛林式兴建,亲书题赐“慈云禅寺”匾额。
乾隆四年(年),大功告成。乾隆四十五年(年)和四十九年(年)两次南巡时,均入寺瞻礼,并书匾、题诗、作联。
慈云禅寺解放后被国企侵占,80年代才返还佛教,年重修开放。
如今,寺归佛门,香火旺盛。寺庙文明安静,随客自便,游人悠然。
慈云禅寺与清江文庙紧紧相连。
文庙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年,为当时的清江书院,清代康熙年间的年改为文庙。
主殿为原貌古建筑,但四围仿古群落浩大,是房地产开发产物。
开发文庙的地产商亏了好多钱,但却无意中恢复了明清庙会模样,有古玩、字画、刻石、鸟狗、花木、旧物等交易,很热闹,人多熙杂,也算是一大功德也。
慈云禅寺北侧里运河大闸口有一座“若飞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王若飞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知道他的可能已经不多,但他的一生是充满了神奇色彩的。
年,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王若飞随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赴重庆与蒋介石等国民政府谈判,被遴选为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一。
年4月8日,在自重庆飞延安途中,与叶挺、博古(秦邦宪),邓发一起遇空难机毁人亡。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当时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都举行了追悼、纪念活动,还建立永久性的纪念场所。而当时的淮阴就把清江大闸命名为若飞桥,城南公园命名为叶挺公园,园内荷芳书院中的新华图书馆命名为博古图书馆。
这就是浦江大闸口“若飞桥”的来历。
大闸口里运河北岸边上有一块“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碑墙,碑墙前就是见证淮安曾经繁荣昌盛的石码头。
石码头顾名思义就是石级码头,建于雍正六年(年)。
旧时,清江浦以北的京杭运河,不仅迂缓难行,而且危险很大,断缆沉舟的事经常发生。因此在明清时期商人行旅凡是由南向北的,一般都是到清江浦石码头舍舟登陆,北渡黄河,到王家营换乘车马;而由北向南者,则到王家营弃车马渡黄河,至石码头登舟扬帆。这种方法速度既快,而且安全。所以石码头和王家营为“南船北马”的交汇之地。中国南北分界线就在王营镇黄河桥上。
里运河北岸有御码头美食街,美食街是依托老的越河街改造的,基督教堂与清真寺都是历史建筑遗存,越河街历史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玩累了,在美食街上寻点正宗淮扬美食,填饱肚子,悠闲在淮安美丽的夜景中的散步回家(或者到宾馆)。
第二天
一觉醒来,已经天亮了,拿起手机写了一句“一夜春梦到天明,淮安直当自家床”。
更衣、洗漱,出门,到钵池山晨练去了。
8:钵池山公园
钵池山公园与神旺大酒店隔翔宇大道而望,占地余亩,是淮安市区内第最大的公园,有比它大的都在市郊,可以说它绝对是城市的肺!
钵池山最早在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中已经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传说周公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赋性闲静,喜好吹笙,常被凤凰和鸣之乐声环绕。因政见与父亲不同出走,浪迹于伊、洛二水之间,拜浮邱公为师,在嵩山学道三十余年。道成择地炼丹,到淮水下游,发现了这个“幽远闲旷”的钵池山。公子乔便筑起炼丹台,在台下挖了丹井,井水清冽甘甜。金丹炼成后,饲鸡犬,鸡犬化成凤和麟,公子乔便驾凤携麟升天而去。
李白《淮阴书怀》诗曰:“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说的就是公子乔在钵池山炼丹飞升的故事。
钵池山不仅是道家福地,也是佛家净土。
钵池山东侧叫洪福村,很少有人知道洪福村的来历,那是因为此地原有一大寺,名为洪福寺,建于宋太祖洪德年间,后毁于兵燹。明代正统年间重修,规模宏大,气势巍峨,改名“景惠寺”,此寺曾经很为煊赫,明英宗曾亲笔御赐“敕封景惠寺”5个大字,这就是现在景惠寺的来历。
乾隆三十九年()年八月,黄河大水从淮阴老坝口冲刷而下,水过山毁。
年,乘江苏省园博会之际,重建成今日之钵池山公园,无敌哥有幸,也是钵池山重建的参与者。
今日钵池山,已经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地方,隆重的推介一下,今早淮安著名的奥运冠军邱建来到钵池山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与广大马拉松爱好者一起沿钵池山晨跑!
9: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年,6岁的周恩来随同父母和养母及两个弟弟,合家六口迁居清江浦,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后搬入离外祖父家不远的一处宅院定居、读书,这便是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周恩来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童年时光,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礼教的熏陶。其幼小的心灵里建立起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对他的一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就坐落在淮安市清河区繁华的西长街,坐北朝南,面临清澈美丽的大运河,隔岸相望的是远近闻名的清江浦楼。
清江浦楼
清江浦楼很著名,但现在看来,真的算不上景点。
它在里运河南岸,电厂院子外侧。浦江浦楼很小巧,青灰色,一身的斑驳沧桑,不小心路过时很容易被忽略,但却是真正的国家重点文物。它建于清雍正七年(年),楼两层,青砖灰瓦,方形。下层券门穿堂而过,门宽2.4米,高2.1米,门楣各嵌石匾一块,横刻“清扛浦”三字,上款坚写“雍正已酉岁孟秋吉旦”、“道光甲申仲秋吉旦”,下首竖写‘管理山清里河督捕理事分府夏口重建”、“钦加府衔山清里河理事分府张栋口重建”。
现在那个高大上的浦江浦楼是年新建的。
10:古淮河文化生态园
离开市区,我要体验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古淮河文化生态园,为什么把它排在最后,那是因为哥的家就在那儿。
古淮河文化生态园位于清河新区,距离市中心5公里,总占地亩,是以“淮扬美食源地、浪漫婚庆胜地”为主题的特色景观区,是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和中国婚庆文化基地,从空中俯瞰整个景区呈蘑菇云状。
淮扬菜美食博物馆的建筑有点风格,听说是同济大学设计的,融合了中国庭园合院和中式园林风格,博物馆的大门现在也是景区的主入口。
园内的香蕉已经开了,花海虽不是很整齐,但也算很美。
结束游玩的体验,最后一件事就是在淮扬菜美食博物馆吃一餐最正宗的淮扬美食,告诉你,原来国宴的美食是从这儿走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
最后无敌哥用自己最喜欢的
宋人李廌的《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来结束这一次美好的行程: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淮安-我美丽的家乡,欢迎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ly/1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