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头版头条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
淮安日报讯盛夏时节,漫步在淮阴城的大街小巷、河堤岸边,人们会为这座城市赏心悦目的古建筑群与现代化高楼大厦和谐相融的场景而流连忘返。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宜学正在成为这座淮安新北门的城市标识,截止目前,淮阴中心城市建设已实施政府投资项目47个。
靓丽新北城
步入淮阴城区,随处可见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幽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一处处环境优美的街头游园、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风景树木。伫立在盐河风光带,记者放眼望去,只见河岸两边栽种的香樟、银杏、朴树、重阳木、红枫已经开始在这雨后的盛夏展示着新绿。据了解,盐河两岸风光带绿化项目(承德路-北京北路),于今年4月底开工建设,建设投资约万元。项目总体格局分为“四带,六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贯穿于整个风光带。同时,加入多功能性的管理用房、开阔的主题广场等,预计今年年底竣工。盐河两岸风光带是近年淮阴区实施的绿化重点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淮阴城区的又一园林绿化美景,极大地改善盐河两岸生态环境,也将成为居民亲水、休闲好去处。
“两河(古黄河、盐河)三岸”是淮阴城市的独有魅力,淮阴区委、区政府围绕“三岸”做足亲水文章,大手笔规划、大手笔建设让“两河三岸”成为淮阴灿烂文化的展示区、良好生态的体验区。同时,淮阴区还加大城市游园小客厅建设,小游园利用城市建设的“边角料”变废为宝,不但一改边角地块乱倒垃圾、种菜、放荒等“脱管”现象,建成后还完善了居民十分钟健身圈。除此之外,古淮河自行车文化运动公园、城区主干道绿化栽植等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之中。“十二五”末期,淮阴区共新增绿化面积.93万平方米,提升改造面积约.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35%,绿地率达37.48%,人均公园绿地达13.2m2/人。
畅通新北城
作为淮阴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银川路是继淮海路之后贯通淮阴南北向交通的又一条主干道。该项目南起长江路,北接淮河路,道路全长米,宽44米,计划投资万元。于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排水管道及道路水稳基层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将通车,并打造成淮阴城区重要商业街。银川路的建成将有利于完善城市交通网,进一步缓解城市运行压力。
与此同时,淮阴区今年实施的市政重点工程承德路盐河大桥、燃气镇镇通、东城污水处理厂、淮沭河自来水二期、西安路改造以及古淮河纪念桥等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不断推动城市功能做强,全力打造繁荣靓丽、令人向往的畅通新北城。据统计,淮阴区建成区面积从年的34.5平方公里增长至年的40.3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由.82万平方米增长至.2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13.83平方米增长至16.1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从公里,增长至.34公里,其中污水管道从公里增长至.74公里。
宜居新北城
今年以来,淮阴区投入万元对20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使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走进刚刚改造完成的淮阴区芙蓉园小区,粉刷一新的墙面和平整的道路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存在公共设施老化、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等问题,自老旧小区整治工程启动以来,小区天天都在“变脸”,真切感受到了小区整治后所带来的全新变化。
近年来,淮阴区陆续对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道路整修、绿化补植、新建停车场、雨污管网的维修和改造等,不断改善居住环境,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市、区政府确立的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开工14个项目,投入资金万元,改造面积16.2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户。在民生工程方面,淮阴区今年实施颐和花园、桃李北苑、开源珑城等保障房建设项目。目前,桃李北苑小区已经竣工,可安置多户,计划于六月底全面验收并陆续交房。
发展新北城
淮阴区委、区政府对城建工作高度重视,“跨河发展”、“沿河开发”,特别是“新兴增长极”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等最新定位为淮阴区城市建设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机遇。按照“新兴增长极”功能定位,淮阴区将进一步拓展“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和城乡布局结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空间形态转型,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城市形象整体提升的实力强、城乡美、群众富的幸福淮阴。
“十三五”期间,淮阴区将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主城区“八纵七横”路网框架,启动城区现有道路改造提档升级。加大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到“十三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计划达到40.4%。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公用设施配套,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全力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和加大棚户区改造。
转自年8月7日《淮安日报》头版头条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医院好不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bk/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