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王家营街道战疫一线有支铁娘子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风险大等特点,面对更加困难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一群“铁娘子”无惧无畏,在淮安市王家营街道疫情防控一线顶起半边天。
舍小家为大家的“拼命三娘”
她是妻子、是母亲,是一个四川的女儿远嫁来淮安,朱素芬在王家营街道一直分管疫情防控工作,在“疫”线战场上,远在四川的父母几年没见,儿子也从初中生变成高中生。分管疫情防控的几年她一直坚守在一线,截至目前已连续68天不分昼夜在岗,丈夫邵海清是王家营街道机关社区党委书记,两个人都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每天都以“满格电量”投入工作的朱素芬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仿佛生活中只有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家中有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
“冰箱里有我买的面包和牛奶,下晚自习后饿了的话吃点。”“这两天早晚温度相差大,早上的时候穿厚一点儿,别冻感冒了”“晚上早点儿睡”这些是朱素芬每天和儿子讲的所有话,其他时间基本看不到孩子。“这三年多我照顾他的时间不多,现在他马上要高考了,我真的感觉对不起孩子。”每次谈到儿子,朱素芬都很愧疚。
不仅是即将高三的儿子,朱素芬还有远在四川的父母,父亲做心脏手术她忙没有时间回家,就连身边年老多病的婆婆生病她也忙得没时间照顾。“姐,咱爸妈身体最近怎么样,胃口好不好,变天时候爸伤口有没有感觉?”“还可以的,就是几年不见你老是念叨。”忙于疫情防疫的朱素芬只能请在父母身边的姐姐帮忙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在疫情面前,她暂时忘记自己是女儿、是母亲,以全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乘风破浪的“糙汉子们”
北桥社区共6名工作人员,其中5名女同志。因靠近市一院和区实验小学,人口流动大。从2月份战“疫”以来,北桥社区的5名女同志没有一个缺席,没有一天休息,全部投身一线,是王家营街道“巾帼标兵岗”。巾帼标兵岗的玫瑰们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疫情查验都保持着一股干劲和冲劲,作为负责人的潘红梅更是被居民称为“糙汉子”。
“我家里没有菜了,需要你们帮买点。”一大早,刚从昆明回淮正在居家隔离的周大姐向社区打来了求助电话。潘红梅和北桥社区的糙汉子们就去帮居民购买物资送上楼。
近乎三个月的疫情防控时间,她们一直坚守在小区,从早上7点半到半夜11点,这对她们来说已是常态。“虽然一线工作很累,但只要我们淮安安全我觉得所有的奉献就是值得的。”潘红梅如是说。
冲锋在前的“社花战士”
“冲锋在前、稳重敬业”是营中社区书记漆荣同志的标签。这位基层女书记,真抓实干,用无私的情怀给每一位需要关心的群众带来温暖和慰藉。为了做到居民对防疫知识户户知晓,漆荣带领社区的同志们深入小区宣传防疫常识,通过广播喇叭、社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yw/1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