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才懂的冷知识,不服来辩

今天讲一讲关于江苏的冷知识~

身为大江苏的子民

可能你看遍了江南的水乡

吃遍了江苏各地的特产美食

但是这些冷知识你可能根本不知道哦

感谢知乎

阿大

紫色前沿

梦公子不喝茶

guran

冒冒的授权转载;内容有小幅调整。

关于江苏高考

经历过江苏高考的都懂

江苏高考十年九改,其他省份凡是实行过的高考政策,江苏基本都实行过,大综合,3+2,3+X,还有现在实行独一无二的高考政策,江苏考生就是一悲催。

2.年左右的时候,江苏出了一位高考出卷“魔鬼”——葛军,号称数学终结者,凡是他出的卷子没有不难的,有几年,在数学考场上,好多人的心理直接崩溃,当场痛哭!

3.全国高考最悲剧的两个省应该就是河南和江苏了,河南是因为人太多,录取率低,江苏是因为考试难度太大,录取率也低。

4.江苏的高中太变态,尤其是南通,云集众多超级变态的学校,启东中学,如东中学,拼茶中学,其他市还有无锡的天一中学,南师大附中,在江苏高考就真的是杀出一条血路了。

5.江苏喜欢几个市一起联考,最出名的就是苏锡常镇四市联考,还有一个南通九所高校联考(好像是这么叫的)。

6.江苏人上了大学,很快舍友们就知道他来自哪个县哪个镇,但东北人上大学,四年过去,舍友可能还不知道他是哪个省的。

7.南大是中国未合并大学中实力最强的,他只被拆分过,没有合并过。

8.提到南通也许会想到启东黄冈大试卷,其实人家不止高考牛逼,还是体育之乡,体育也很6!

9.江南大学是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来,但此江大与年由荣德生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亦无关系。前述之江南学院为年创办,是当轴建立无锡大学之预备。年的私立江大,校董乃党国大佬吴稚晖、戴季陶,钱穆、唐君毅等人皆曾在校任教,私立江大于年取消建制。解放前,无锡最具知名度的一所学校,只是一所专科学校,但却能与清华齐名南北,便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章太炎、吕思勉、钱穆、唐兰、吴其昌等一批国学巨擘均在该校或执教或受学。解放后,无锡国专改并,最后于年迁苏州成立江苏师范学院,亦是今苏州大学之前身。

10.高考模拟的时候,通常都是苏锡常镇联考、通泰杨联考、苏北四市联考和南京盐城联考。

11.近两年江苏省的状元都来自通泰地区。

历史有意思

1.江苏的名字来源于江宁(今南京)和苏州。江苏一直很发达,从建省开始就是数一数二的大省。苏皖分开时,江淮中心扬州给了江苏,南方帝都南京给了江苏,淮海中心徐州给了江苏,漕运总督所在地淮安给了江苏,未来的龙头老大上海也给了江苏。

2.施耐庵,曹雪芹,吴承恩都是江苏人,这一点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不过他们那个年代,还没有江苏这个省。

3.江苏是建国后最晚成立的省,当时是苏北行政区,苏南行政区,南京特别市,徐州连云港那时属于山东。五几年才合并,重回一个省,徐州连云港也回来了。有人说徐州本来是山东的,也许只是不满徐州在江苏才会有所没落,其实明朝开始徐州就是江苏的,只是建国后到五几年归山东了几年而已。

4.虽然一提到苏北就是穷......

(其实不穷,宿迁GDP都在全国九十几位,由此可见大江苏的强大)其实一开始苏北是领先于苏南的…北方本来就领先于南方春秋时期,苏南基本是吴国,苏北比较复杂,邗国,徐国等好几个国家。吴地怎么说呢,战国之前基本就是南蛮(其实南蛮是指西南外族)。而苏北也有东夷,但融入华夏大家族早。后来隋朝大运河开通,江苏境内,淮安,扬州,苏州迅速崛起(其实人家本来有钱,只是之前没有钱得那么夸张)古运河四大都市三个在江苏还是很让人自豪的。宋朝南渡,江北屡遭兵灾,又有黄河溃堤,夺了淮河入海口,经常泛滥。江北民不聊生,这时已经不如苏南(时代大背景是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扬州明清之际遭遇扬州十日,元气大伤。直到最后,修建铁路,绕过了扬州,淮安,盐业也不再是国家税收重头…...

5.民国时期的京沪铁路4个小时就可以到了。(不过这里的京是南京)

6.江苏在清朝的时候驻扎了两个布政使,一个是江宁布政使,管辖江宁府、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通州,一个是江苏布政使,管辖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和太仓州。

7.苏州城内曾经有三个县的县衙,分别是吴县、长洲县和元和县。8.南京曾是三省省会,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

9.太湖是江苏和浙江的界湖,但太湖全境属于江苏,这是靠嵊泗列岛换过来的。

10.关于淮安和淮阴的故事,实在可以写书了。

11.很多苏北人自称祖籍苏州阊门是因为洪武赶散。

地域有特点

1.江苏在建地铁的城市全国最多,有六个,占了七分之一。

2.新长铁路过了海安向南不办理客运,应该还是唯一一个轮船过长江的铁路。

3.中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占俩。

4.江苏唯一一个民族乡是高邮菱塘回族乡。

5.所谓的泰州话——如泰官话在泰州,南通,盐城,镇江都有分布。

6.徐州暖气加包邮,还是苏北唯一有高铁的城市,人生赢家。

7.惠山寺门口银杏古树旁有块石头叫听松石,其实它原名是偃人石,无锡人又俗称为「验人石」,因为据说它具有验人身高的功能,只要人躺在上面,石头会自动伸缩至与该人一样长短,有些80岁以上的无锡老人,还自称小时候看到过这种奇景。直到有一天,有个孕妇也来一试,从此该石头就失去了这一神奇的功能。在现存的民国时期老照片上,石头周围就已竖立了栅栏,可见这块石头很早就被保护起来。

8.无锡火车站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个大站,彼时称为甲等站。年代,无锡最快一班火车2小时22分钟可以抵上海。当时的上海铁路局还经常开辟无锡旅游专列,譬如年春季特开沪锡间的「探梅号」列车;年,又使用时速可达70公里/时、进口马达组装的特快专列,仅停南京、镇江(时江苏省府所在地)、无锡、上海四站。

9.江苏的县域认同非常高,除非市区的,其他“县民”很少自称为地市的人。

10.从地名可以看出江苏土地的变化。海陵本是海边高地,如皋本是海中小岛,东台本是东边海里的高台。至于原名台北的大丰和现在的如东,更是冲积出来的土地了。接上一条,所以盐城在规划中已经准备把东台东边的几座冲积出来的岛新设一个县了。(如果这几个岛也连成陆岂不是叫东东台。。。)

11.江苏方言主要有四种:吴语、江淮官话洪巢片、江淮官话通泰片、中原官话。所以并没有江苏话这种东西。

12.无锡的宜兴和无锡无接壤部分。

13.过去,惠山二泉的泉水因为极富矿物元素,用二泉水泡茶,水能高出水杯而不溢出来,如果把硬币抛入二泉井内,硬币不会噗通一下直沉水底,而是呈快速旋转状转入水底。这种景观在十多年前还是能见到的。

18.惠山有家老字号糕点店叫朱顺兴,以小吃惠山油酥而出名。据说朱明王朝覆灭后,明宗室朱圣谕携眷隐居无锡惠山,为谋生计,就制作宫中点心小吃拿来贩卖,由此便在惠山形成了朱顺兴、朱德昌、朱永昌等以朱姓人家所开设的糕点店,如今惟剩朱顺兴之招牌。观朱顺兴店内所贩之物,如惠山油酥、开口笑等,在江南各地不常见,倒是在北方常见同类小吃,前说或许为真。解放前,朱顺兴除了惠山油酥外,还有一与之齐名的点心,叫腊烧片,乃椒盐味道,如今此制作手艺已失传。









































治疗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z/37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