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强农战略发展特色产业实施ld
总有一些城市在时空的维度内显得与众不同。江苏省淮安市,经纬交织,南北地理分界——秦岭淮河线穿城而过,京杭大运河以其为中点;回溯千年时光,此地贤能辈出,西汉淮阴侯韩信助力刘邦定鼎中原,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一部《西游记》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不但是国人心中的丰碑,也是淮安这座城市最亮的名片。
拉回时空广角,聚焦城乡微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淮安市充分认识并发挥农产品数量多、品类全、品牌基础好的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坚持不懈走全品类、整市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农业品牌创建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市委、市政府部署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推广应用“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的是为了凝聚全市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增强市场竞争合力,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淮安、走向全国,助力淮安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品淮安农品,观“淮味千年”。深秋时节,记者在淮安市走访政府、企业和农户,一路感受“淮味千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所见所闻,令人振奋。
如何破题?
——为优质农品贴上“淮味千年”
“盱眙龙虾”通体红亮,“淮安大米”晶莹郁香,“洪泽湖大闸蟹”爪金毛黄,“淮安红椒”鲜红如火,“淮安茶馓”味香浓郁。一个个鲜香的淮安地产食材,正如家喻户晓的淮扬菜,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满足着全国各地的资深“饕餮”。
品质呱呱叫,品牌响当当。据了解,目前淮安市共培育出涉农中国驰名商标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件,农产品注册商标近万个。然而,一个瓶颈也活脱脱地摆在淮安人面前:在全国农产品品牌百舸争流的局面下,众多淮安地区的农产品品牌仍然是“小船游弋”,并无“舰队优势”。
“必须打造淮安农产品品牌旗舰,高位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说,去年3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淮味千年”专场发布会,在全省较早构建起了“母品牌+子品牌”的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发展体系。市级聚力打造“淮味千年”品牌,各县区主打1-2个“县名+产品”品牌,授权龙头企业(协会)在高端产品上使用“淮味千年”商标,发挥品牌对企业的引领作用,进而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走进淮安市淮粮控股有限公司,一件精美的大米礼盒引起了记者注意,上面印着“淮味千年”的品牌标识。“并不是所有大米企业的产品都能使用‘淮味千年’,我们是经过政府授权使用该品牌的大米生产商,代表淮安大米的最优品质。”公司董事长陈静介绍。
除淮安大米以外,盱眙龙虾、淮安蒲菜、淮安黑猪、涟水芦笋等9种农产品同样具有使用该品牌的资格,授牌的11家生产企业均要经过产品品质、企业规模、加工能力等众多条件的层层筛选。
“通过‘品牌+标准’建设,我们鼓励社会团体、龙头企业‘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合作制订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业联盟标准。通过‘品牌+溯源’,我们积极构建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因此,‘淮味千年’品牌农产品才能向着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淮安市委副书记戚寿余说。
“‘淮味千年’代表着众多淮安农产品的好中好、特中特、优中优。”在淮安市副市长肖进方看来,农业品牌建设正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淮味千年”特色农产品,可以加快引领全市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注重产出提高产量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xz/1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