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全力拓展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再登淮

淮阴全力拓展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再登淮

桑绍淮祁正周洋孔雪

继去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工作站在淮阴区码头镇成立后,近日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李德发院士工作站在淮阴区揭牌成立,为淮阴农业发展带来一个专家团队,引进一个思路,开辟一个产业。

“持续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拓展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说。近年来,淮阴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一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力量、新支撑、新渠道。

打造现代农业新力量

近日,淮阴区职业农民稻米、蔬菜种植培训班开班,来自全区的余名生产经营人员参加了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柏奎宝告诉记者:“每次开班我都报名参加,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对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向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自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淮阴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淮阴区农干校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人次,涉农专业中专毕业生人,在校涉农专业中专生人,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依托高水平农业科技工作站、农干校等平台,淮阴区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重点加大对生猪、家禽、蔬菜三个“十亿”元产业的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培训的重点。今年,淮阴区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涉及农资营销、家禽饲养、水产养殖、生猪饲养、蔬菜园艺、规模种植、果树栽培、培桑养蚕、信息技术及农机驾驶维修等10个专业,三大支柱产业培训总人数为人,比重由去年的41.11%提高到53.16%。

构筑高效农业新支撑

“黄瓜和草菇交叉种植,能够大大减少根结线虫,有利于下一季黄瓜的生长。”在淮阴区丁集镇七一村村民张荣的黄瓜大棚里,邀请来的市农业专家在进行指导。

张荣说:“以前都是自己种,产量上不去,那时候听说山东黄瓜亩产3万斤,我们根本没人相信,我跟着专家学习,才真正入了门道,掌握了技术,现在我家大棚亩产7万斤黄瓜不是什么难事。”在丁集镇潘谈村的达林源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记者见到了正在果园中忙碌的左文军,他告诉记者,自己年投资50万元承包了30亩地开始从事果树种植。“那时候,家庭农场有很多,为了避免同质化,我决定要种植一些淮安比较稀有的水果。”左文军介绍,除了精心挑选葡萄、桃子等品种之外,还引进了红阳猕猴桃,这种猕猴桃是红心的,市面上很少见,在淮安也是唯一一家。

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受到淮安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的影响,年左文军第一次试种猕猴桃失败了,“一开始长势很好,可到了结果的时候果树就开始大面积枯死,试了两次都出现同样的问题,眼看着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心里可真是焦急,后来听同村人说有专家来实地指导,我立刻跟了上去。”左文军介绍,他受到了果树、蔬菜等内容的指导,还去了山东向当地种植大户学习,“专家到我家果树园看过,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今年我家的猕猴桃长势喜人,等到了成熟的季节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前来采摘。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把学习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中来。”

始终坚持突出区域特色、聚焦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淮阴区高效产业的发展。据介绍,淮阴区蔬菜瓜果年播种面积达48万亩,年产量达万吨;设施农业面积22万亩,品种有辣椒、西瓜、香菇、黄瓜、西红柿、葡萄、花卉、草莓、中药等。在淮阴区,果蔬新品种、嫁接育苗技术、大棚西瓜反季节栽培等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瓜蒌、火龙果、铁皮石斛等新优园艺品种在淮阴区试种成功。

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近日,在淮安四季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波告诉记者:“四季鲜是一个综合性平台,融合了四季鲜自主平台、物联网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同城配送平台、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全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ly/7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