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区委书记徐子佳的民情日记走进条龙

被誉为“苏北小江南”的施河镇条龙村,是淮安教学具产业的发源地。条龙村的昨天固然辉煌,条龙村的今天和明天又是什么样的画卷?通过条龙村这个点,在全区面上如何走好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之路?

近期,我带着这个课题,多次走进条龙村,和干部群众一起分析现状,谋划未来。

三位老人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党员成广斌今年83岁,担任村总账会计30多年,曾因村里建大桥抬桥板受伤落下病根。今年1月25日,我来到成老家,看到老人身体康健,问成老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上帮助协调解决,老人却说没有困难,就盼望村里发展更快些、群众生活更好些,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也要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听着他朴实的言语,我对这位老党员肃然起敬。我与村里商量,要及时登门看望包括成老在内的老同志,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月28日下午,我再次来到条龙村,和几位老党员、老干部面对面畅所欲言。原村主任袁志高建议村里承包出去的鱼塘租金不能跑冒滴漏,同时要帮助回乡办企业的小老板解决实际问题。成鼎臣老人今年80岁,他说自己晚年生活很幸福,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条龙村还有四个小组通往镇区的道路比较窄,群众通行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镇村两级已计划对该道路加宽改造。

从这三位老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了老党员的境界。他们就真的没有困难么?找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让群众脸上的笑容更灿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否则那些指标是没有“温度”的,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而已。

对此,我们突出问题导向,要求各级干部走下去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回应。

初创企业、领军企业发展都需要助力助跑

目前,条龙村这个只有口人的乡间小村,从事教学具生产、营销的人数达多人,胡国政就是其中一个。胡国政年返乡办了一个教学仪器厂,年产值多万元,用工30人左右。他说,现在手里积累了一定资金,但还要趁着年轻多干点事,逐步把小企业做大。

如果说胡国政有个刚起步的创业梦,王强众则有更大的理想。作为从条龙村走出来的淮商代表,他一手创办的共创公司短短十年就从乡镇小企业一跃成为人造草坪行业产销量全球第一的大公司、全球人造草坪企业的领跑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在常人眼中,王强众已经走上人生高峰,但他并不满足。他告诉我,共创公司不仅要做全球行业最大,还要做最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针对共创公司提出的土地指标、超市草项目审批等问题,召开专题会办会,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我想,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发展挑战多的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

富民强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的关键

条龙村总支书记冷继玉今年57周岁,已经做了25年支部、总支工作。前不久,我再次见到冷继玉。他告诉我,条龙村虽然能人聚集,但村集体并不宽裕。去年,村集体收入17.2万元,主要来源于资产租金,要实现可持续增收,关键是上项目、办企业、强产业。

冷继玉告诉我,尽管条龙村目前集体经济还不强,但是村“两委”有信心把条龙村发展好,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并逐年增加,彻底改变旧条龙,加快建设新条龙。同时,冷继玉建议,个体私营企业在农村落户,能否给于相关支持。

对此,我们已全部落实“放管服”改革,搭建银企“联心桥”,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有效融资,积极推动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走访条龙村带给我很多启示。只有农村发展好了,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才有支撑。就全区面上而言,当前,我们要抓好三件事:

1

下得去,通过真走实访,做到基层情况了然于胸。

2

解决好,找准短板,实行共性问题领办、具体问题即办、难点问题专办。

3

发展快,通过外引内培上项目、加速特色产业集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强化小微企业要素保障等措施,促进强村富民,夯实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根基。

来源:淮安区发布

江苏大走访

长按







































治疗头部白癜风
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ly/73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