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淮安市2017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走势向好,主要指标增速快于全省,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个和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9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9.5%。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增幅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4+2”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7.8%,较去年全年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盐化新材料、特钢及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7.7%、15.7%,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3%、16.6%。
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实现利润.31亿元,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量和亏损额分别下降21.4%、36.2%。
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9亿元、服务业投资(不含房地产)97.03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个,其中: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个,增加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全市新开工建设时代芯存、臻鼎科技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一季度,房地产投资项目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个;完成投资85.05亿元,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59万平方米,增长37.0%。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亿元,增长10.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15亿元,增长18.1%。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市外贸进出口大幅回升,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9.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9%,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2亿元,增长19.7%;进口15.1亿元,增长38.1%。一季度,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34.1亿元,增长38.5%,占全市外贸总额比重57.5%,比上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稳步回升一季度,全市到账外资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协议外资12亿美元,增长.5%。全市新批总投资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7个,比上年同期净增5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是总投资17.5亿美元德科码半导体增资项目、总投资9.5亿美元雷阳宇宙光能电力项目。利用外资重大项目数量苏北第一。
财政收支结构得到改善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8.47亿元,其中民生类支出76.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7.6%,比上年全年提升4.4个百分点。
金融支撑强劲有力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增速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61亿元,占全部存款42.3%。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增速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从收入结构看,人均工资性收入元,增长8.8%;人均经营净收入元,增长7.0%;人均财产净收入元,增长10.1%;人均转移净收入元,增长10.7%。从常住地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7%,低于全省0.1个百分点。分类来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均有上涨,食品烟酒上涨0.3%,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7%,交通和通信上涨3.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8%,医疗保健上涨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6.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8.5%,个体工商户总量24.93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3万人,增长7.9%。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7%,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jji/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