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一座城市的美丽淮安现代有轨电车
淮安有轨电车一期工程线路西起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北侧,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商贸城,全长20.3公里,共设车站23个。
里运河是老淮安人的母亲河,穿城而过的运河水绵延千年,串起沿岸众多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见证了淮安城的昔韵今辉。
伴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和中国淮安——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的打造,古老的里运河沿线又迎来新的春天。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有轨电车的轨迹,细数一下里运河沿线的那些风景……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成立于年,是中共领导下四大解放区的人民民主联合政府之一。旧址于年成立纪念馆,为省市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清江大闸:“清江闸”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是运河上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石闸,也是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最精华的部分,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如今的清江大闸口既是历史文化中心,也是五教聚集之地,是大运河申遗淮安五处遗产点之一。
中州岛:明朝永乐年间平江伯陈宣建清江大闸时形成的中洲地貌,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岛上建有明清时期的仿古建筑,是我市闸口地区的文化中心,现陈列有淮安城市规划展览馆、淮安戏曲馆、淮安名人馆、淮安楹联馆。中州岛是京杭运河上唯一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岛,她为治理河患、为漕运而成。
清江浦楼:清江浦楼是中州岛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朝雍正七年,楼高23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座明三暗五的砖木结构楼。清朝时是淮安代表性建筑,南来北往的客船、商船来到这里只要看到它,就代表“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淮安到了。现仍为淮安的标志性古迹之一。
慈云禅寺:慈云禅寺位列两淮八大丛林之首,以国师道场著称,原名慈云庵,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年重新修复并正式对外开放。现以崭新的面貌,为众多的佛教徒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建于年,整个风光带的设计与建造是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此登岸游玩这一历史典故为背景建成,现为国家4A级景区。
以中国淮安——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为载体,目前正打造国家5A级景区,大闸口地区是整个景区起、承、转、和的起点部分:起,清江浦文化商业休闲中心;承,八亭桥运河文化体验中心;转,山阳湖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河下古城文化旅游中心,重现淮安鼎盛时期恢弘盛况。
吴公祠:纪念吴棠的建筑。吴棠曾三任清河县令,清咸丰时任漕运总督,建清江城。清光绪三年()地方官奉旨在清江浦建祠,占地平方米,祠内有殿宇4座,建祠记事碑两通,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唯一保存较好的漕运总督祠堂。
陈潘二公祠:为纪念明代两位治河名臣而建,一位是开凿这段清江浦河(即城区内里运河)的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瑄,一位是主持修筑洪泽湖百里石工大堤的河漕总督潘季驯。
钵池山公园:占地余亩,是淮安市目前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也是江苏省第四届园博会会址。钵池山公园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生灵。钵池山“盘纾凹曲,形若钵盂”,所以,人们称其为钵池山。唐代将其;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周公子乔曾在此炼丹。
榷关:是明清时收取货物流转税的中央特派机关。始建于永乐十五年,是运河上四大税关之一。
闻思寺:建于唐代,原名大悲庵,清帝南巡易名“闻思寺”。清康熙年间,寺院规模恢宏,香客如云,香火旺盛,尤当佛教吉日,更是盛极一时。年,因开发河下古镇的需要,决定恢复重建闻思寺。年建成。
河下古镇:位于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河下有六大特色: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山阳医学的发源地),美食重镇(淮扬菜的发源地)还有佛学文化。现有石板街、估衣巷、吴鞠通中医馆及系列仿古建筑群等,紧邻西游记文化发源地——吴承恩故居。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老城中心,毗邻原淮扬运河河道,是明、清两代主管南粮北调等漕运工作的朝廷派出机构,是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的官署建筑群。现原址建有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门户”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
一线潮流情报,一线时尚资讯!编辑:淮安门户,图文综合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时光,我另存为!
淮安门户想爱时总爱的的匆忙|恨时又显得格外唐突商务合作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jji/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