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低层院落式农房淮安农房改善项
近年来,淮安区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挖掘文化基因,依托绿水肌理,强化产业配套,全力办好农房改善民生工程,按照促进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统筹谋划农房建设、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确保农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过上与新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挖掘红色底蕴,承续红色基因
“农房改善不能千篇一律,要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特色,特别是发掘红色底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淮安区委书记张笑在农房改善工作中一直强调。
淮安区在农房改善项目规划设计中注重挖掘红色底蕴,延续红色基因。车桥战役闻名国内外。卢滩村是车桥战役芦家滩阻击战的发生地,红色底蕴深厚。卢滩社区建设中,注重对卢滩战役纪念馆、红色文化茶室、红色水上实践基地等建筑实施改造和景观绿化,让红色基因继续传承。
博里画苑所在地曾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同志名字命名的“雪枫大学”旧址,现在社区建设雪枫广场,让红色遗迹永远保留在村民的记忆中。
大胡村是年大胡庄战斗的发生地,现有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地距离项目区约米,新建的小区通过入口特色景观构建“红色”光荣历史印记、大胡庄战斗红色主题文化墙等方式,打造环境优美、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新型社区。
车桥镇卢滩社区
博里画苑项目
依托绿水肌理,营造田园生态
“淮安区农房规划设计注重挖掘地方河流、特殊地貌等原有肌理特征,让农房姓‘农’,营造良好的田园生态,打造宜居优居的农民小区。”淮安区委副书记崔步银介绍。
三庄佳苑按照车桥镇“五桥十三庵”的历史典故,设计五个居住组团,内部通过水系和道路自然分区,整体风貌体现江淮风格,是淮安区探索“村庄整体搬迁、土地集中流转、社区统一建设、产业统筹规划”农房改善模式的试点项目。
漕运镇李庄新村境内水系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景观基础。项目设计采用江淮风格,建设低层院落式农房套,打造“水宅相依、水居相融,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田园生态社区。
石塘镇张兴社区距淮安区城区较近,村庄形态良好,具有丰富的水系和生态条件,风格独特。该项目为村庄提升扩建型项目,通过风貌整治、景观再生、文化传承、游乐再兴方式,延续原有村庄肌理,营造村在田中、村在水中、人在景中的空间格局,将张兴社区打造成为近郊乡村旅游的目的地。
石塘镇张兴社区
配套蓝天产业,促进富民增收
淮安区坚持农房改善与产业配套相结合的原则,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和发展平台,确保“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施河镇是“中国教具之乡”,教学具产业发达,拥有教具学具企业多家,用工需求量大。陆河社区坐落在施河镇世纪大道南侧,该镇教学具基地可为搬迁后的农民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车桥镇卢滩社区大力发展芡实相关产业,成立合作社,种植芡实约1亩,建成芡实种植深加工基地,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村集体收入从不足5万元突破30万元,带动附近约人就业。
朱桥镇康居雅苑搬迁农户原有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复垦流转经营,发展无公害稻麦、芡实种植等项目,农户收入和村集体收入都大幅提升。
在农房改善工作中,淮安区注重发掘地方产业潜力,依托镇村产业优势,不断开拓搬迁农户就业和增收的“薪”天地。
车桥镇三庄佳苑
来源:淮安区发布
微淮安特别提醒自3月16日起,“淮上通”为在市域范围内通行(包括进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村庄、工厂、医疗机构、超市、农贸市场、商场等场所)的有效凭证。没有办理的速度办理!否则影响出行!识别“ 微淮安一直致力以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jji/1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