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美食淮饺一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

淮饺是我们淮安地区常见食品,俗称小饺。汉魏以来,即已盛行。薄面皮裹肉,或蒸或煮而食之,故《众经音义》引《广雅》谓之饼,后《齐民要术》则有水引混沌法,颜之推《家训》谓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盖由来已久。

儿时,在淮安县城,常见挑担者沿街叫卖售之。其担一端为炉灶,另一端为食橱,罗列面皮、肉馅、配料、碗盏等物。敲击铃铛鼓,招徕顾客。肉馅上层满洒虾子,肥嫩金黄,另有虾皮、蛋皮等配料,猪油、酱油、麻油、胡椒粉等作料,甚为引人,价廉物美,世人甚爱食之。

过去淮安各大饭馆,亦皆有之,然不及挑担者所售。每逢星期天清晨,家母每为予用作早点。时过境迁,燕去雁来,乌柏红经四十霜,街头早已不闻敲剥之声矣。

小时候家里有个亲戚,我尊她为赵文珍大姑奶(是我高祖母的侄孙女,又是曾祖母的姨侄女)。我小时候,她时常到我们家来走亲戚。她早年在上海开过馄饨店,她包馄饨很娴熟。

馅心为猪腿肉,劗剁细碎,内加榨菜末,咬嚼生脆。只见她在大桌上,用长擀面杖,擀一大块面皮,叠起来,切成长方形状。将长方形面皮,裹肉馅,包成长方形。她另备肉骨头,稍加姜片煮之,放油盐,调成清汤。

馄饨下开水煮熟后,捞置清汤碗中,并加熟猪油、味精、酱油,再放蛋皮、紫菜、蒜叶、青菜等即成。一碗当前,清香爽口。面皮柔软润滑,颇似蛋白。紫菜黑褐,青菜蒜叶碧绿,蛋皮嫩黄,物色辉映,滋味鲜美,真可谓色香味俱佳矣。

淮安以淮城震丰园馄饨为最美,地方上称之为淮饺。皮薄馅饱,细腻鲜嫩,有汤饺、炝饺两种。

制皮甚下功夫,碱水拌面粉成雪花状,揉成块,使生光泽,再以面杖卷压推滚,反复多次,至薄如竹膜,透见掌纹始可。饺皮切为正方形。汤饺一寸七八分,炝饺略小五六分。

作馅采精肉,剔除筋络。一手操刀,背向下;一手持铁板,板宽一寸二三分,厚三分。两手一拍一刮,至全成细末时,加盐再刮。拍至肉糊粘铁板后,放酒、麻油、酱油、味精、葱姜水等,和匀即成。另外再加冬笋,韭黄或荸荠丁等,视节令而为之。

包妥后,水沸入锅,免相粘连,汤混沌则用适量皮骨汤,加酱油、青蒜、猪油及胡椒粉少许,捞起盛入。炝饺仅加酱油、麻油、味精、胡椒粉,或再加蒜泥少许即可,食时不觉有皮,鲜美可口。

淮上会

作者:高建平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淮安震丰园馄饨

淮安美食|淮点三春

夜幕下的馄饨担、汤圆挑

车桥小馄饨

江苏省美食名点:车桥馄饨

淮安美食

车桥馄饨

淮安美食

馄饨、鳝鱼和狮子头

半杆烟枪与烫面饺

高建平作品

明清淮安名人斋馆堂名趣谈

“五子登科坛”见证淮安杨氏辉煌家史

民国淮安院东女子小学首任女校长高世誉

江淮第一名府:明清淮安府衙(一)

江淮第一名府:明清淮安府衙(二)

江淮第一名府:明清淮安府衙(三)

江淮第一名府:明清淮安府衙(四)

江淮第一名府:明清淮安府衙(五)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一)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二)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三)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四)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五)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六)

淮安胡仲文与故宫金编钟(七)

淮上会

淮安文化·教育故事·生活感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bk/9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