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淮安区这条河的变化生活变好,房子
说起清安圩泵站引河,嫁到这里20多年的徐爱华最有发言权:“以前这里就是一条小水沟,又脏又臭,沿岸有菜地、厕所、披棚,留给门前的土路就一点点宽。天热的时候,这里苍蝇、蚊虫特别的多,那种生活环境太差了。整治后,水清了、路宽了,还多了个小公园,每天早上可以绕着小公园跑一圈子。
清安圩泵站引河位于河下街道穿运村,西起运西支渠,东至清安河,黑臭水体整治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下面是两组清安圩泵站引河整治前后的同点位、同角度对比照片。
整治前后
整治前后
可以看出整治后的河道清爽靓丽,沿河绿化、亮化、健身器材及慢行步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群众散步健身有了好去处。
为了彻底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水体黑臭问题,区委、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沿线清障工作,对周边所有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管道m,实现了周边污水全收集,彻底解决了居民污水直排入河的问题;完成河道清淤立方米,并妥善处置淤泥,解决了内源污染问题;进行生态修复,修缮生态补水设施,打造生态小公园,完成绿化种植㎡。
整治中
清安圩泵站引河的整治还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就如海绵吸水一样,可以对雨水进行接受、保存、过滤。降雨期间,雨水透过透水混凝土路面下渗,被生态树池及绿化滞留吸收,超出滞留能力的雨水则通过驳岸下渗至河道内。在干旱季节里,储存在生态树池及绿化中的雨水又可有效缓解干旱,为植物生长提供必备的水源。
河道驳岸则采用阶梯式生态框砌筑,上部生态框中种植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可有效调节沿岸雨水径流;下部生态框中填装碎石,用于净化下渗雨水,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如今,漫步在公园步道上,水清岸绿的美景如画卷一般铺展开来,清澈的河水、立体式的绿化设计、次第开放的鲜花……无不让沿岸居民感慨河道整治带来的变化:“环境变美了,生活变好了,房子也增值了。”
清安圩泵站引河的华丽变身凝聚了民心、温暖了人心,更增强了群众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bk/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