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淮安,感受美好你所未见的淮安,原来
淮安戏曲博物馆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排演、交流戏曲的活动场所。
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戏曲知识厅、淮剧厅、京剧厅、淮海戏厅,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艺等,来呈现戏曲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
戏曲博物馆由四个厅组成,分别是古代戏曲部分和淮剧、淮海戏以及京剧等,通过实物、图片、模型、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艺等,来呈现戏曲在淮安地区的发生和发展的概貌。
淮安拥有以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为代表的京剧大师和名家。他们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着中国京剧的创新和发展。
淮安戏曲博物馆与岛上的淮安名人馆、大运河楹联馆和里运河南岸的陈潘二公祠(暨大运河名人馆)及周信芳故居,共同组成淮安运河博物馆,构成了里运河文化长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紧靠着的是淮安名人馆,该馆坐落在淮安市清江浦楼东侧,是集中展示淮安历史、人文的一座现代化的展览馆。
淮安名人馆共入选淮安历史名人52位,如枚乘、韩信、关天培、梁红玉、吴承恩等淮安历史文化名人。
再现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关天培虎门抗英等淮安历史名人的英雄业绩;戏曲博物馆展现了王瑶卿、周信芳等戏曲大师和傩戏、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
更重要的是,由于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所以在名人馆里详细展示了周恩来总理的一生辉煌的历史,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淮安大地上流淌了近个春秋的大运河与古“四渎”之一的淮河,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淮安人,而且哺育了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式的将相之才、文学巨匠以及各类英杰。
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形成了一条密集悠长的人才链。走进淮安名人馆,能让你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到淮安悠久的历史。
参观完淮安名人馆,我们继续在周边拍摄,这里是淮安市民非常喜欢散步和休闲的好地方。
沿河两岸,杨柳依依,风光旖旎,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到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是了解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很好的一个窗口和地方,非常值得推荐游览。
上午我们来到了淮安非常有名的古镇——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
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
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河下是淮扬名菜第一镇,历代是个消费古镇,富人多,食客多。所以厨艺大师就发明了各种菜肴来满足富人的要求。如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等——现在的文楼已经是淮安市文物建筑遗产予以保护。
文楼的建筑错落有致,花园相得益彰,古色古香。
古老的巷子砖雕。
原来,早在清代朝廷特派盐运使驻于淮安河下,主管盐政,并分巡各盐场。沿海各地所产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各地销售。河下成为淮安重要的商埠。这些老房子似乎能看到当年繁华的影子。
在老淮安人的饮食习惯里,稀饭必备小菜大头菜等酱菜。酱菜的腌制工艺,是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路过王兴懋酱园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浓厚的酱香味。这是一家有名的老店。
悠长而古老的街巷,一条蜿蜒的石板路望不到尽头。
纸扎也是古镇能见到的传统手工艺,这家李记纸扎很有名,是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古老的镇口,古朴沧桑。
古老的街道上,换锅底等传统的老手艺。
在古镇的尽头侧边区域,恢复了一座寺庙,很有气势。原来这就是闻思寺,具体位于河下古镇湖嘴大街旁。
寺庙外围新建的景点。
该寺原名通源寺,大悲庵。闻思寺始建于唐代末期,襟河面湖(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烟波浩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环境幽美。历经宋、元、明、清,由于水患兵灾,其间几兴几衰。
宋时僧人兰盂重新修建,定寺名为大悲庵,清规戒律甚严。元、明时期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大悲庵数次被洪水淹没。
到了清初,寺貌才逐渐恢复如初。清康熙四十四年(年)玄烨再次下江南巡视,途经淮安府河下镇,钦赐寺名为“闻思寺”。
整条古镇,由一条主街巷沟通,街道两侧为淮安的原住民居住,有些人家开了店面,具有浓浓的老淮安生活气息。
拍摄完古镇,我们在文楼用午餐。
文楼建于清朝道光八年(年),位于运河东侧的古镇河下,同萧湖中的曲香楼隔水相望。登临文楼,观赏湖光水色,顿觉幽雅神怡,常为文人学士聚会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楼”。
文楼兴办之初,开清茶馆,卖小点,经营涨蛋、卢肉、煮干丝等,味满楚城。
文楼的不仅菜品丰富,色香味俱全,不愧为百年老店。
厨师的摆盘也很费心思。
终于见到了文楼有名的汤包——原来,文楼汤包由店东陈海仙的武楼酵面串汤包改制成水调面汤包,皮面筱薄,点火就着。
文楼汤包内馅心以肉皮、鸡丁、肉块、蟹黄、虾米、竹笋、香料、绍兴酒等十二种配料混合而成,先加温成液体,后冷却凝固。
把冷冻后的馅心纳入包内,入笼而蒸,出笼汤包中的馅心成液体,用手撮入碟内,倒上香醋,撒上姜米,再用香菜,上席后,食用时以餐具点孔,用嘴吸入,汤鲜美可口,弛明京都,流传百载。
除了味道很正宗的各种淮安菜点,文楼久负盛名的恐怕要数里面的一支对联,这个对联有一个奇特的故事。
介绍牌上说清代乾隆皇帝和纪晓岚曾到过这里,看到文楼上挂的对联”文友文心文趣;宜酒宜诗宜茶”,觉得此楼有点意思,又自负文武全才,兼之有纪晓岚陪侍在旁,以为区区几个江南文人,还难得住天下第一等君臣吗遂登楼一览。
不料,还没等到江南士子挑战,一村姑随口出了一联,就难住了君臣二人。村姑出的一联是”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据闻至今无人能对,是个绝对。这个绝对就在花园的柱子上。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生于年,死于年,享年78岁,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这里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商贸发达,文化昌盛,可谓人杰地灵。
故居占地平方米,故居有门厅、轿厅、客厅等进落建筑。而且还有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淮安门户”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
一线潮流情报,一线时尚资讯!编辑:淮安门户,图文综合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时光,我另存为!
淮安门户想爱时总爱的的匆忙|恨时又显得格外唐突商务合作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ianshizx.com/hash/1407.html